"法制"与"法治"该怎么用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8 12:25:21
最近拜读了郎咸平先生"新法治主义才是未来中国经济主导",发现文中不断出现"法治"一词,而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"法制".请问这两个词的用法是有什么不同?

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,指的是静态的法律制度
法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,指的是运用法律来治理

法制 是指法律等一系列制度
法治 是指法律制度的应用

法治同法制是有区别的。法制是指一国一地区法律及其相关制度的简称。法律制度或“法律体系”,应当包括现行法律、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等三方面的内容,中心是现行法律。而法治的核心是依法办事。法制强调的是法律和相关制度的体系,是静态意义上的,内容比较狭窄。而法治是治国的原则和方式,是动态意义上的,内容比较广泛。

法制与法治又是有联系的,相互渗透的,在一定场合和条件下是可以相互通用的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“有法可依、有法必依、执法必严、违法必究”,即是我国法制的基本要求和内容,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内容,是相互联系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。因为法治既有法的内容,也有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的内容。

法制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,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作综合考察,它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总和,它包括立法、司法、执法、守法、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、制度、程序和过程。
社会主义法制,是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,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全体人民整体意志的法律制度的总和,它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立法、执法、司法、守法、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、制度、程序和过程。
我们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:有法可依、有法必依,执法必严,违法必究。最早董必武提出来的两个方面是:有法可依,有法必依;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,又扩展为十六个字。
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,它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、社会调控方式,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。法治强调以法治国、法律至上,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。亚里斯多德就明确提出“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”。
法治又是指一种依法办事而形成的法律秩序,法治是近代资产阶级在追求经济自由、追求政治民主、反抗封建专制过程中逐步建立的,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。
法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、法律精神,一种社会理想,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、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。
总的来说就是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,也就是强调两者的统一,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“依法治国”、“依法办事”的治国方式、制度及其运行机制,实质意义的